中大校長沈祖堯:年輕人冒險去嘗試 前途非常大【有片】
發布時間: 2017/07/06 16:44
最後更新: 2017/07/06 18:16
香港回歸20年,20年間港府教育範疇上推出多項改革,包括334新學制、副學士、文憑試(DSE)等等,整體教育開支大增1.2倍,但本港大學生競爭力是否進步?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接受TOPick專訪,慨嘆年輕一代的英文水平降低了。
中大校長沈祖堯認為,現在的學生,無論是寫或是講,均不及以前流利;反之,國內的學生的英文水平卻正在提高,他擔心在創科大趨勢下,本港入讀工程及科學學生人數減,或成為本港與國際競爭的隱憂。
以前70,80年代的年輕人較能表達溝通,或者寫一個research ground會寫得比較流利,但現在語文水平明顯下降。很多大公司的僱主,均會覺得現在的學生寫一篇文出來、或用口講的,均沒有以前般流利。
他認為,部分原因是中小學採取的母語教學政策,以前用英文教學的變成了用中文,此外,也跟手機及網絡大行其道有關係:
現在不用講話,只是撳撳撳、撳的時候不需要一句完整句子,幾個字、整個笑臉、整個手指,已經講完,寫一句工整的句子也不需要了,這是年輕人語言能力降低的主要因素。
他希望,本港的教育制度首要提高語文能力,其次是要給多些機會予學生擴闊視野。
目前已有不少小學舉辦遊學團供學生參加,但沈祖堯認為:「一團團去,去參觀這裡或去哪裡吃東西,是否等於能真正接觸當地的文化、擴闊了視野呢?我覺得仍改善空間。」他認同遊學是好事,但關鍵是如何出去?
家長會否拖著手去?或變成根本是留在團裡?說來說去還是在說廣東話、還是在跟團裡面的人交流?
他認為,更好的做法是讓年輕一代走出去,住在別人的家、接觸當地人起居飲食、了解他們的文化,看到當地的實際生活:「這樣的遊歷會更加有效!」
他亦支持大學生出外交流,但基於香港的大學宿位有限,成為一大障礙;學分互相承認亦是令一困難。
對於本港在科研的競爭力,他認為存在隱憂,港府過去10多年投放在科研的資源沒有增加,但鄰國如新加坡、韓國均在大學投放大量資源、而中國內地的研究經費更是驚人,跟香港相差10至20倍,而他們工資較香港低,導致競爭力出現有很大的此消彼長。
他認為,香港的優勢是國際、經濟體系穩定、法治透明度高、以及跟外國的聯繫,例如香港不少大學教師是外國回來、有外國經驗及視野,懂得與外國著名大學研究團隊聯繫,是一大優勢。他形容,國內例如珠三角,包括廣州、惠洲、南沙等地區發展厲害,創科創業上有大量機會、也有科研資金。
他呼籲香港的學生或畢業生,要學習看長遠些、事業發展可能擴闊些,不要單單想著一畢業後便要即刻買到樓:
學生們應該要走出去,創一番世界,可能初時人工未必一定高、或未必穩定,而創科創業也有風險,但若有冒險精神肯去嘗試,將來前途會非常大!
【延伸閱讀】沈祖堯為畢業生忐忑 寄語「活好自己的人生」
【延伸閱讀】沈祖堯每天6點半起床跑步:肌肉酸痛也不能放棄
【延伸閱讀】港大鬥中大 馬斐森認敵不過沈祖堯?